|
|
沈阳市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研究|杂志封面 |
来源:http://www.lunwen133.com 时间:2012-09-06 14:00:01 |
|
沈阳市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研究|杂志封面
摘要:为了解沈阳市在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情况,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走访专家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沈阳市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态度、体育兴趣、锻炼的形式、投入时间、运动强度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高校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沈阳市;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
学校体育是学生日常锻炼的基础,课外体育活动是对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补充,对学校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两者相互配合一起完成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1]。学生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增强体质,陶冶情操,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高学生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2]。学校体育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课外体育活动能过实践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充分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3]。本文通过对沈阳市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进行调查分析,为更好地开展高校学校体育锻炼提供理论依据。
1课外体育活动具有的特点
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上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内容的之多远远超过了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体育课外活动空间比较广阔,场地的要求比较随意,包括学校校园场地、房前屋后的狭小空地、街道健身的娱乐场、空气清新的树林公园等都可以作为体育课外活动的场地。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比较灵活,在学校可以通过体育课、课间时间组织锻炼,青少年还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健身中心和俱乐部等形式进行锻炼。可以通过兴趣小组的方法组织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教师组织课外体育活动时只能起到指导的辅助性作用。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发挥自己创造力的机会,能够起到积极调动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学生的主体性表现的更为突出。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是国家明文规定的必须开展的体育教育活动,具有法定活动的强迫性质。其中某些活动形式(如早操、课间操)是学生必须参加的属于强迫体育活动,然而课外体育使学生自愿参加的,是学生自主组织的活动,这些活动没有明确的规定要求,可以使学生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经常组织课外体育能够使学生健康成长。
但是课外体育中的大部分活动形式只属于学生自愿参加的趣味性强的自主性活动,如轻松愉快的课间体育活动自主松散的朋友相约郊游,以及自由自在的家庭郊游。这些年一些大学甚至对早操、课间操也不要求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觉自愿性。学校体育课、课间操等都是有很多的学生参加的体育活动,而课外体育活动参加的人比较少,很多都是某项体育项目的精英,通过课外体育活动的方式可以使他们的运动水平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学校体育课、体活课、课间操的学时是有限的,勉强能够满足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的需求,而课外体育课能够补充学校体育课的学时不足的缺点,充分满足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它是学校体育的有效延伸,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第二课堂。
3 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
课外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提高,养成良好的参见体育活动的习惯,学校体育活动学时较少,不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需求,而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较好的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需求,使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得到更广阔的发展。
3.1课外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形成
课外体育活动能够充分补充学校体育的不足,同时课外体育活动能够使学生养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为学生形成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终身体育活动需要参与者有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有从事体育锻炼的项目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还需要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进行复习、巩固和提高,只有这样经常从事课外体育活动,才能使参与者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
3.2课外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文化知识学习
学校体育活动中的早操、课间操、体育课外活动以及班级体育锻炼等其本身就是学生生活和作息制度的重要内容,学生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长期坚持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课外体育活动与其它课余活动一起是学生文化学习等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交替进行,学校、家庭和学生自发的安排课外体育活动将能起到充分发挥其调节身心的作用,促进大脑的劳力劳动的有效休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愉悦学生身心,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3.3课外体育活动丰富课外文化生活、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课外体育活动、课外文艺活动和课外科技活动等同属于课外活动的范畴,也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其形式和内容丰富而且灵活多变。生动活泼的课外体育活动不经能够使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同时也有利于学校的校风的建设。
4实验结果与分析
4.1沈阳市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分析
调查结果如下:男生选择非常喜欢、比较喜欢、一般、不喜欢的分别占总数的42.58%、35.62%、15.03%、6.77%。女生选择非常喜欢、比较喜欢、一般、不喜欢的分别占总数的21.07%、38.21%、27.86%、12.86%。男女生择非常喜欢、比较喜欢、一般、不喜欢的分别占总数的31.82%、36.91%、21.44%、8.81%。
通过结果表明:91.19%的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持肯定的态度,其中68.73%的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表示非常喜欢和喜欢,31.27%的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表示一般和不喜欢,表明多数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可。结果同时表明了有78.20%的男生对课外体育活动表示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22.80%的男生对课外体育活动表示一般或不喜欢;59.28%的女生对课外体育活动表示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40.72的女生对课外体育活动表示一般和不喜欢,表明了在校大学男生比女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要积极很多。男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成熟时期,身体活动能力强,喜欢运动,加上多数学校会组织的一些比赛项目,也给男生提供了运动的机会,女生同样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成熟时期,这个时期女生爱美心最强,对一些运动强度和幅度大的运动存在排斥心理,怕做这些运动会影响自己的个人形象,因此逐渐倾向于安静,从而影响了她们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因此应该加强对女生思想工作,积极引导她们从事体育运动,培养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习惯。
4.2沈阳市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男生在锻炼动机方面选择增强体质、校园交际、减缓学习压力、减肥或塑型、其它的分别占总数的82.96%、30.21%、62.57%、28.81%、21.82%。
女生在锻炼动机方面选择增强体质、校园交际、减缓学习压力、减肥或塑型、其它的分别占总数的55.28%、26.52%、59.36%、85.27%、16.20%。男女生在锻炼动机方面选择增强体质、校园交际、减缓学习压力、减肥或塑型、其它的分别占总数的69.12%、28.36%、60.96%、50.74%、19.01%。
体育动机指人们为了满足某一体育需要而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观意愿,它是人们客观体现的主观反映[4]通过上面数据可以看到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一次是增强体质、减缓学习压力、减肥或塑型、校园交际和其他,其中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都选择了前三项,表明大学生对参与课外体育活动能过增强身体素质,减缓学习中的压力放松身体,同时也能起到减肥塑型的效果表示肯定的态度。男女生对从事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存在这明显的差异,男生参加体育活动动机的顺序依次是:强身健体增强体质占总数的82.96%,减缓学习压力占总数的62.57%,校园交际占总数的30.21%,减肥或塑型占总数的28.81%,其它占总数的21.82%。而女生参加体育课外活动动机的顺序依次是:减肥或塑型占总数的85.27%,减缓学习压力占总数的59.36%,增强体质占总数的55.28%,校园交际占总数的26.52%,其它占总数的16.20%。由此可以看出男女生在参加体育课外活动的动机存在明显的差异,男生以增加体质强身健体为主要目的,而女生主要是以减肥塑形为主要目的,可能是由于学生进入青春发育的成熟期,男女生的生理和心理发生明显的差异,男生活泼好动喜欢强壮的身体,而女生爱美喜欢优美的形体有关。总之当前沈阳市大学生参加体育课外活动明显呈现出多元化、个体差异化的发展趋势,当前大学生以90后为主,他们思想活跃,个体差异比较大,创新能力强,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变化比较大。
4.3沈阳市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排序的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男生在课外体育活动项目方面选择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武术、田径分别占总数的71.5%、82.3%、24.6%、25.8%、42.7%、27.9%、10.7%、12.8%、38.9%。女生在课外体育活动项目方面选择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武术、田径分别占总数的9.5%、16.8%、17.6%、26.8%、53.8%、14.6%、31.6%、8.3%、37.3%。
通过研究结果表明:男生喜欢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依次是:篮球、足球、羽毛球、田径、网球、乒乓球、排球、武术、健美操;而女生喜欢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依次是:羽毛球、田径、健美操、乒乓球、排球、篮球、网球、足球、武术。可以看出男女生在喜欢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男生更喜欢篮球、足球和羽毛球,女生则喜欢羽毛球、田径和健美操,这些体育项目都是对场地器材的要求级较小,学生通常能过支付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开支,男生喜欢球类运动,竞争性对抗性比较强,能通过比赛体现出勇敢和自信的性格特征,女生喜欢小球类和韵律较强的健美操运动,这类运动无身体直接接触,对抗性较弱,又能起到减肥塑形的效果。
4.4沈阳市高校大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频率调查分析
调查结果如下:男生在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频率方面的选择五次以上、三四次、一两次、零次分别占总数的18.9%、46.3%、29.5%、5.3%。女生在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频率方面的选择五次以上、三四次、一两次、零次分别占总数的10.6%、35.8%、38.2%、15.4%。男女生在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频率方面的选择五次以上、三四次、一两次、零次分别占总数的14.7%、41.1%、33.8%、10.5%。
通过调查表明:大学生在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中锻炼三、四次的最多,其次是每周锻炼一、两次的学生,再次是每周锻炼频率为五次以上的,最后是一周无锻炼的学生,所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依次是:41.1%、33.8%、14.7%和10.5%,表明了大多数学生都会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锻炼,只有10.5%的学生不锻炼。男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频率的情况,排在第一的是每周参加锻炼三、四次的,占总人数的46.3%,排在第二的是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一、两次的,占总人数的29.5%,排在第三的是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五次以上的,占总人数的18.9%,排在最后的是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占总人数的5.3%。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排在第一的是每周参加锻炼一、两次的,占总人数的38.2%,排在第二的是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三、四次的,占总人数的35.8%%,排在第三的是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五次以上的,占总人数的10.6%,排在最后的是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占总人数的10.5%。男生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比女生要少,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五次以上的男生比女生要多,说明沈阳市高校大学男生比女生更愿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从表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多数在校大学生都能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并且具备一定的规律性,只有少数学生没有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习惯,这部分学生有一部分可能学习任务比较重,没有时间从事课外体育活动;还有一部分学生可能比较喜欢网络,不愿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学校应该加强宣传力度,多组织一些比赛活动,让这一部分学生也能参加体外体育活动当中。
4.5沈阳市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调查分析
调查结果如下:男生在体育消费结构方面选择购买运动器材、购买运动服装、购买体育比赛门票、购买杂志和音像制品、支付体育专业指导费用、支付场地使用费用分别占总数的23.5%、46.8%、5.7%、12.9%、4.1%、7.0%。女生在体育消费结构方面选择购买运动器材、购买运动服装、购买体育比赛门票、购买杂志和音像制品、支付体育专业指导费用、支付场地使用费用分别占总数的17.1%、42.5%、4.9%、11.8%、5.2%、18.5%。男女生在体育消费结构方面选择购买运动器材、购买运动服装、购买体育比赛门票、购买杂志和音像制品、支付体育专业指导费用、支付场地使用费用分别占总数的20.3%、44.6%、5.3%、12.3%、4.6%、12.7%。调查中大学生在支付体育专业指导的费用较低,购买体育服装较高,毕竟学生没有工作,经济基础比较弱,购买体育服装平时也可以用,观看体育比赛的费用排在最后,可能是因为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课外活动还停留在锻炼身体层面上,观看大型比赛项目的费用也比较高,所以大学生花钱看比赛的人少也就理所当然了。
5结论
5.1沈阳市高校大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明确,态度比较积极,男女生在参加体育活动动机方面有较大差异,有部分女生缺乏自信,容易害羞。
5.2男女生在喜欢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男生更喜欢篮球、足球和羽毛球,女生则喜欢羽毛球、田径和健美操
5.3沈阳市高校大学多数愿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其中男生比女生更愿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5.4多数在校大学生都能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并且具备一定的规律性,只有少数学生没有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习惯,学校应该加强宣传力度,多组织一些比赛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第121页.
[2]王晓军,郑可珍.我国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与分析[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3]王晓军等.我国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与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9,
(1)63一66.
[4]黄佑琴,李平.江西省部分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影响因素探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 年第1期.|杂志封面
本文经133学术网整理提供,所有文章均已经发表并上网,只作参考学习用途。
|
|
|